英国伦敦当地时间7月27日,第三十届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如此大的体育盛事对于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记者注意到,在A股的历程中,市场共计经历了5届夏季奥运会,遗憾的是这5届奥运会的时间段内,A股市场有4次都是下跌的。业内戏称,奥运开幕宛如“魔咒”来袭。但是,市场往往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地方。类似中国国旅(601888,股吧)的相关个股,其走势已经脱离大盘的拖累,显得很活跃。那么,在市场资金积极寻找突破口的当下,奥运概念股的“魔咒”会又一次延续吗? A股的“奥运魔咒” 一直以来,奥运行情就是A股市场的热门话题,每逢进入奥运时间,对“奥运板块”的研究报告也是铺天盖地。不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对“奥运板块”行情的把握其实相当不容易。 据公开信息显示,自A股市场1990年底诞生以来,共计经历了5届夏季奥运,分别为1992年7月25日~8月9日的第二十五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7月19日~8月4日的第二十六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9月15日~10月1日的第二十七届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2004年8月13日~8月29日的第二十八届希腊雅典奥运会,以及2008年由中国主办的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召开时间为2008年8月8日~8月24日。 记者统计发现,上述“奥运时间”中,A股市场的涨幅分别为-11.98%、2.55%、-3.5%、-3.48%和-11.82%。也就是说,除了第二十六届奥运会期间A股市场略有小涨外,其他4次全部都是下跌,也难怪市场中有奥运“魔咒”一说。 股民的“奥运情结” 不过,虽然头顶“魔咒”之名,但奥运的到来,多多少少还是会在A股市场掀起风浪。 比如表现到极致的2008届奥运,涉及的奥运概念股早在2007年就已经展开炒作,尤其是2007年11月~2008年1月期间,以中体产业(600158,股吧)、北京旅游(000802,股吧)、首商股份(600723,股吧)、全聚德等龙头股均遭到市场的持续爆炒。尤其是中体产业,由于该股是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也是北京申奥的策划主体之一,更是北京奥运会票务代理独家供应商,并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特许零售商。这些都是市场资金青睐的炒作由头,中体产业当时的翻番行情也就顺理成章。 但当股民对2008年奥运行情满怀期待时,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当日,上证指数暴跌4.47%,奥运概念股炒作出现集体退潮。曾经炙手可热的北京旅游、首商股份、中体产业、全聚德等奥运概念股,转眼间成了市场领跌的“龙头”。据统计,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中体产业累计跌幅近50%,北京旅游、首商股份等累计跌幅也都超过了30%。事后有人直呼,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就等于A股奥运行情的闭幕。 实际上,除了2008年之外,在2004年、2000年两届奥运之际,A股市场曾在当年的1月~3月有过一季度的行情,不过那时奥运概念股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整个A股市场也没有如今的规模,参考性和可比性并不太大。 券商这次比较谨慎 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那次奥运概念股的炒作,其背后的功臣离不开券商。记者在迈博汇金网站上可以看到,就2008年奥运主题投资机会,券商的价值股挖掘从2006年7月开始,至2010年3月横跨了3个年头又8个月,涉及到公司调研、投资策略、行业分析等的研究报告共计有317篇,屏幕上显示了7页之多。不可否认的是,这300多份研究报告中,精华与糟粕共存。因为写得太早,没人关注;因为写得太晚,涉嫌忽悠人接盘。 有了前车之鉴,在今年伦敦奥运即将开幕之际,券商反而集体噤声。截至目前,只有4篇关于奥运主题的研报,似乎券商的关注也随着今年大盘的步步走跌,变得漫不经心,淡定了很多。 但市场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从盘面上看,虽然涉及本届奥运会的个股不比2008年多,但并不乏活跃的迹象。 比如,搞旅游的中国国旅,伦敦奥运外加暑假旅游高峰,股价走势明显强于大盘;再比如乐视网(300104,股吧),这只为“宅”在家里看奥运的看客提供服务的新媒体品种,走势也是独立独行,不在大盘左右范围之内。 当上证指数2132点这一“豆腐金刚底”触手可及之时,从欧债危机的中心传递过来的奥运圣火,对接下来的A股市场来说,到底会成为概念股轮动的一个契机,还是仅仅作为“魔咒”的延续,只有市场自己才能有正解了。 |
手机版|天牛网 ( 粤ICP备11104627号 )
GMT+8, 2025-4-28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