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牛网 天牛首页 名家视点 查看内容

对话韦森:大量错误投资将把经济推向大萧条

2012-7-30 11:10| 发布者: 天牛采编| 查看: 707| 评论: 0

摘要:   今年伊始,中国经济已放慢前进的脚步,出口的下滑、产能的过剩,再加之消费的疲软让原本动力十足的“三驾马车”开始举步维艰。从年初的通货膨胀压力,到年中所谓的“CPI下行”,货币政策的每一次调动都刺激着市场 ...

  今年伊始,中国经济已放慢前进的脚步,出口的下滑、产能的过剩,再加之消费的疲软让原本动力十足的“三驾马车”开始举步维艰。从年初的通货膨胀压力,到年中所谓的“CPI下行”,货币政策的每一次调动都刺激着市场的神经。再加之房地产市场调控、证劵市场制度改革、国际板上市等争论,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经济将何去何从?面对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什么才是最适宜的宏观政策?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货币流动性、楼市、股市的核心问题又是什么?本期东方财富网《财富观察》邀请到了复旦大学教授韦森,与韦森教授一起探讨当前经济中的点点滴滴。

  前段时间,我国大量项目屡屡获批,使得发改委备受关注,加之其对“新四万亿”以及“四万亿2.0版本”等说法的否定,更成为社会的焦点。虽然来自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部门的官方消息均表示,国家不会重复2008年时大规模的投资计划。

  正值此时,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的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与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却逆市上马,也因此备受业界关注。不可否认,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仅为2.4%,今年1——4月,其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至0.1%,一季度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据中钢协方面表示,目前我国钢铁业已超过年产9亿吨的产量和不足7亿吨的消费出口过剩巨大,2012年起我国钢铁行业将进入全面的过剩阶段。

  东方财富网:前段时间发改委审批通过了广东湛江钢铁基地等项目,对于这些项目的投资,您怎样看?

  韦森:这几年,我国大规模地投资兴建了“铁、公、基”项目,是我国经济能够维持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但是,基建投资的高峰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即将过去,之后将留给地方政府巨大的债务。近期的一系列逆市投资也必须依靠银行贷款来启动、完成。最近全国人大关掉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可能渠道,这无疑又将地方政府逼向通过银行贷款来维持当地经济增长的窄门。地方政府依靠银行贷款来建基础设施、开发区等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方式,犹如 “抽鸦片的瘾君子”,越抽越上瘾,长期难以为继。

  各地大规模的投资必将带来沉重的债务,而这些负债主要依靠地方融资平台和银行贷款来承载。随着土地收益的下降,地方政府将借新债还旧债,再发新债谋发展。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担心近十万亿的地方政府负债,但是地方政府负债只是一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负债才是更大的问题。

  截止201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余额高达58.2万亿,其中全国房贷占2.2万亿。如此计算,约55万亿为政府和企业贷款,其中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就高达21.8万亿元。

  目前,各行各业的利润率都在下降,资本的回报率在下降,大量企业已不再赚钱甚至开始亏损,最近暴露出来的江西最大民企赛维LDK公司负债300多亿,以及无锡的尚德集团巨额负债,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在目前的中国,有多少这样负债累累、资不抵债的企业?倘若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大家纷纷摈弃实业,不再盈利,甚至亏损,此时仅依靠政府投资来强行“保8”和维系高增长率,我们的经济能走多远?

  由此来看,地方政府、企业以及部分开发商的不当投资和错误投资——如鄂尔多斯的“鬼城项目”,正在给我国经济埋下巨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决策层认识不到这种错误投资的潜在风险和危险,仍然依靠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的投资来维持短期的高经济增长速度,这种逆着经济运行的自然法则的宏观刺激政策,必将进一步把中国经济推向未来更大的萧条。

  东方财富网:由此看,错误的投资将导致过剩产能的进一步过剩,您怎么看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

  韦森: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从拉动GDP增长的三架马车皆存隐患、利润率下降以及历史维度三个方面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缓慢下行的通道,这只是表层上的分析,而深层次的问题,或者说最根本的问题,正是我国各行各业目前均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从当代世界经济史的视角来看,20世纪末以来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进行的历史机遇中,中国迅速加入了全球分工和贸易体系,赶上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航空航天技术、核能技术,乃至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构成的当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所推动的一波大的经济增长的末班车。

  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其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教育水平与技能都能够胜任现代制造业的生产和装配,且劳动力成本极其低廉。虽然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但有开放态度的政府始终保持着外资在中国的运营和合约实施,加之各地政府所提供的优惠条件和基础设施支持,使西方较多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中国,中国的制造业也因此在过去20多年中得到空前的发展。

  在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中,中国的制造业崛起迅速,中国汽车产量已居世界第一,钢铁产量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四个国家总和,水泥、煤炭产量也几乎达到全球产量的一半,还有家电产品等,都居世界之首。但是,也使得中国在目前所有的产业中,几乎没有一个产业产能不过剩。

  另一方面,在中国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也在下滑。政府税收的增加,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加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了中国出口产品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下降。如今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会发现一个悄然的变化:在其商场和超市中,中国制造的产品日益减少,而来自越南、孟加拉、印度、菲律宾、印尼、泰国、墨西哥、秘鲁等拉美国家的产品正在悄悄地增多。这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已不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手机版|天牛网 ( 粤ICP备11104627号 )  

GMT+8, 2025-4-26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2 天牛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