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表示,将会同工信部等部委出台对血液制品生产和应用的支持措施,以实现血液制品“倍增”计划。业内人士称,相关上市公司存在短线爆发机会,长线投资者则可以逐步逢低布局。 近日,南京市民王先生遇到了一件闹心事。他的一位亲戚要做胰腺切除手术,但却被医院告知“血库没血了”,手术用血需要“互助鲜血”才成。无奈之下,见到血就犯晕的王先生只好去南京市血液中心献了400cc。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由于种种原因,“血荒”正不断蔓延,这也严重制约了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华兰生物(002007)为例,上半年血液制品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达21.84%,主要原因是该公司在贵州的5家单采血浆站自去年8月停止采浆。 另一方面,由于血制品在某些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医疗急救等方面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场对于其需求呈刚性。数据显示,医疗市场对血浆的年基本需求为8000吨,而2010年全国采浆量为4180吨,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国目前血制品市场的总容量为40亿元左右,2000年以来的复合增长率为19%。而血制品“倍增”计划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上。 “基于目前行业的供需格局,预计国家放开血浆站审批权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在血制品需求较大的东部发达地区推进浆站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制品市场紧缺情况。”浙商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施震陨对此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34家,正常开工的有20多家,其中满足审批浆站条件的血制品上市公司中仅有华兰生物、上海莱士(002252)、天坛生物(600161)和博雅生物(300294)等4家。此外,涉及血制品概念的上市公司还有沃森生物(300142)、科华生物、双鹭药业(002038)等公司。 施震陨认为,从相关个股的市场表现来看,受去年贵州关停血浆站等利空冲击,走势普遍低迷,目前仍在底部徘徊,但行业已不会更糟,甚至渐露曙光,因此股价下跌空间有限。经过长期的底部横亘后,现在对行业和上市公司股价而言,只是什么时候回升、力度多大的问题了。 |
手机版|天牛网 ( 粤ICP备11104627号 )
GMT+8, 2025-5-9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