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去年年底的RQFII制度在迅速演进。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周五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0月29日下午会见了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和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一行。双方会谈的一项重要议题是进一步推进RQFII制度的完善。 “香港方面希望RQFII制度能进一步扩大机构资格范围,放松投资比例限制,并显著增加RQII额度1000亿元到2000亿元。”上述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对此高度关切,将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增加额度。” 此外,证监会还在与香港监管部门研究两地“基金跨境认可”制度。这项政策将允许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基金产品在香港募集,成为QFII和RQFII基础之上的一项新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渠道,同时也为境内基金公司开展国际业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RQFII“三级跳”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RQFII有望完成三级跳。 去年年底,证监会与外汇局共同推出了RQFII制度,初期额度200亿人民币。这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通过在香港的子公司发行人民币基金产品,并投资到内地的资本市场。 第一批RQFII只能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且同质化严重,因此销售情况并不好。今年4月,证监会与外汇局再次新批500亿人民币额度。与前一次显著不同的是,此次额度可以用于开发投资A股指数的ETF产品,符合机构投资者跟踪内地市场的需求,因此广受欢迎。 另外,考虑到不同机构的产品开发和销售能力不同,第二批额度没有“撒胡椒面”一次性分配完毕,而是分批“按需配给”。 目前,已经有华夏基金的沪深300ETF、南方基金的A50ETF、易方达中证100ETF,以及嘉实的摩根士丹利中国A股指数ETF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总的批准募集额度是190亿元人民币。其中华夏、易方达和南方的产品已经开始运作,共计汇入资金人民币175.88亿元。 RQFII制度在香港业界和监管层中的关注度甚高,各界均寄望其能够为在港的离岸人民币提供投资渠道,增加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吸引力。 但香港方面仍然认为当前的RQFII制度存在不足。首先是能够获得资格的机构仅限于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范围较窄。其次是除了债券和ETF,尚未放开股票的投资比例。另外,目前总额700亿元人民币的限额相对于香港庞大的离岸人民币储备仍然偏小。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周五说,针对香港方面的诉求,证监会将扩大RQFII资格的机构范围,允许中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开展RQFII业务。此外,也将放开对RQFII投资比例的限制。最重要的是,证监会将协调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尽快落实增加RQFII整体额度。 “基金跨境认可” 如果说增加RQFII额度尚在意料之中,那么“基金跨境认可”对于内地市场而言则相当陌生。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与香港监管部门就“基金跨境认可”进行研究。这项政策将允许受到两地证券监管部门批准认可的基金产品,无需进一步审批即可进入对方市场募集。类似政策已经在欧盟各国之间实行多年。 这一“双向互惠”型的政策突破,将对现有的RQFII(QFII)和QDII制度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大幅度提高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 其中,内地市场的受益可能更大。一方面,在“跨境认可”制度下,香港注册的基金产品将可以在内地募集,大大拓宽内地居民投资境外市场的渠道。 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境内基金产品,也将可以更便利地在香港募集资金,从而在RQFII和QFII制度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 “这样一来,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将真正成为内地基金公司的新大陆。同时,这也将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吸引力,一些国际投资者也将可以通过与内地资产管理机构合作的方式,对A股市场进行配置。这对于增加中国市场在全球投资者资产池中的比重无疑是好事情。”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的QFII业务负责人评价说。 |
手机版|天牛网 ( 粤ICP备11104627号 )
GMT+8, 2025-4-26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