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即将结束,机构普遍预测,7月CPI或跌破2%。 兴业银行最新发布的7月宏观预测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涨幅将继续下滑至1.7%。报告指出,7月食品CPI环比可能回升至-0.3%附近。统计局50个城市主要食品旬度价格变动显示,7月中、上旬蔬菜价格止跌小幅反弹;食用油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幅不大;肉类、豆制品、粮食价格基本持稳;鸡蛋、禽类、水产、水果价格小幅下跌。 光大证券的研报数据域兴业银行相近,预计7月CPI同比增速将下降至1.8%附近。生产资料价格连续3个月下跌,预计7月PPI同比数字将下滑至-2.5%左右。 中国银行最新公布的报告也显示,7月食品价格环比跌幅料将明显缩窄,报告同样预计7月CPI同比涨幅将回落到2%以下。 不过,西南证券张仕元并不认为7月CPI增幅一定回落,他预计CPI将会在2%左右波动。 随着CPI同比增幅的持续回落,市场对通缩的担忧再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尽管对于中国是否已经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通缩,尚存争议,但通缩预期的加重和担忧,已在学界引起极大关注和广泛争论。即使CPI仍然为正,但随着欧美经济下滑使得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资金外流趋势已持续数月、国内经济增长疲软导致总需求下滑、资产价格持续缩水、房地产调控总体依然从紧、长期投资增速下降明显、长期信贷需求疲弱、M2增速仍低于既定目标、微观经济层面企业资金困难、利润明显持续下降等现象的加剧,毋庸置疑的是,通缩苗头开始显现,通缩预期不断加大。 王军认为,当下,要改变市场的通缩预期,有效应对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一定要以果断措施坚决遏制通货紧缩的苗头,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力度,而不应仅限于“预调微调”的范畴。 关于通缩,张仕元有不同的看法。对于8月以及下半年的CPI走势,他表现出一定的担忧情绪,最近一个多月来,国际大豆、玉米、食糖和小麦价格持续走高,部分产品甚至创出历史新高,我国的食品价格也将难以“独善其身”,8月CPI将重新回到2.2%以上。 张仕元判断,虽然近几个月CPI增幅连续回落,但并不需要担心会出现通缩,反倒是要警惕下半年价格反弹的问题,做好商品的供应与流通渠道的梳理。 ---------------------------------- 7月CPI或跌破2% 降息降准窗口再启 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下周公布。分析人士预计,由于翘尾因素影响进一步回落、食品价格相对稳定,7月CPI同比涨幅或跌入2%以内,初步预计为1.7%左右,将创出30个月以来新低。随着CPI进一步下行预期增强,出于稳增长的需要,未来货币政策可能继续向适度宽松倾斜,三季度降息、降准窗口进一步打开。 据商务部监测数据,7月前三周中,食用农产品价格有两周出现小幅上涨,一周小幅回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7月食品价格环比可能基本持平,加上7月CPI翘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回落0.47个百分点 ,初步判断7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7%左右,继上月跌破3%之后继续下行并跌入2%以内。由于整个三季度CPI翘尾因素都将处于持续回落过程,因此如不出现新的涨价因素,预计三季度CPI同比涨幅都将维持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运行。 第一创业证券预计,7月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为-0.1%。湘财证券预计,7月CPI同比涨幅在1.6%左右,环比-0.1%;下半年CPI涨幅为2%左右,其中第三季度为1.7%左右。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物价的趋势性下行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提供了支撑。预计三季度可能再降息一次。此外,7月下旬,财政存款将季节性大幅增加,同时伴随外汇占款趋势性大幅下降,在流动性制约下,三季度降准窗口开启。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目前经济正在企稳回升。但由于刺激力度较小,回升初期容易表现出“欲振乏力”的状态。随着刺激政策的积累,回升可望继续,只是回升总体会较温和。预计7月CPI为1.7%,8月央行将下调存准率 0.5个百分点,但降息可能性不大。 央行已在6月、7月连续两次降息。有观点认为,近期降息已经较为密集,预计未来将放缓节奏,而降准将更为频繁。但也有专家认为,物价降至30个月新低、新兴经济体纷纷降息、欧洲央行7月也宣布降息,出于稳定经济增长和保障实体经济需求的考虑,不排除央行会宣布年内第三次降息。(中国证券报) |
手机版|天牛网 ( 粤ICP备11104627号 )
GMT+8, 2025-4-27 03:47